新華網沈陽4月21日電 題:鮑爾吉·原野:寫作讓我活出兩輩子
新華社記者 王炳坤 趙洪南
【資料圖】
說到鮑爾吉·原野,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散文作品。他的散文真誠、幽默、靈動而節(jié)制。作為一位在草原長大的蒙古族作家,他用漢語寫出了草原無盡的美感與質感。他的文字飽含著自己民族和文化的光榮,詼諧而樸實,絕妙而本真,深厚而鮮活。
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。
正如評論家所說,鮑爾吉·原野重新定義了草原:他筆下的草原有風雨之后的靜謐,遠處又有閃爍的火把。他寫熱血沸騰的走馬,寫天使般的鹿,寫純真可愛的蒙古兒童……這些書寫讓人身臨其境,久久難忘。
受訪者供圖。
他的筆下,不僅有以烏蘭牧騎隊員為代表的紅色群像,以及如“紅色嫩芽”一般成長、傳承烏蘭牧騎精神的少年,更有風吹草低的大草原、雄渾險惡的大沙漠,以及在這里繁衍生息的牧民、牛羊、花草、鳥獸,也有充滿草原特色的風土人情、厚重浩蕩的文化傳承……
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。
童話般的表達,使他的作品老少皆宜,很多作品還被選入小學、中學、大學課本。故鄉(xiāng)與草原,是他筆下一個永恒的主題。他常懷著兒童般的驚異注視著草原的天空、大地、河流和動植物,筆墨鮮活生動,優(yōu)美詩意。
在散文《流水似的走馬》的題記中,鮑爾吉·原野這樣寫道:“長生天保佑所有誠實和善良的人”。正是由于他對天下蒼生有悲憫之心,下筆才有如此大愛。在他的文學作品和為人處世中,也體現(xiàn)著這種風格和善良的品質。
鮑爾吉·原野說,一個作家愛不愛生活,其實對生活本身沒影響。熱愛生活,是因為生活的確可愛,生活有發(fā)現(xiàn)不完的真善美,而創(chuàng)作可以讓人活兩輩子,兩輩子都有質量。
關鍵詞: